篮协主席言辞犀利,宫鲁鸣教练被触动。

信号源

不久前,中国篮协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的国家队参赛总结会,吸引了众多目光。这次会议的参与者包括女篮、U19男女篮等队伍的教练和队员,他们带回了比赛的经验和反思。与往常不同,新上任的篮协主席郭振明在会上发表了振聋发聩的讲话。

郭主席以严肃的态度提出了直面问题、深挖根源的号召,他用“照镜子”的比喻要求大家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面,更要“开膛破肚”触及本质。这番话在三位国字号主教练做完总结之后尤为引人注目,这三位教练分别是女篮主帅宫鲁鸣指导、U19男篮主帅曲绍斌指导和U19女篮主帅王桂芝指导。

宫鲁鸣指导在中国篮球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他曾带领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力克强敌,为国家培养出了周琦、郭艾伦等优秀球员。然而,此次他接手中国女篮后,在女篮亚洲杯的半决赛中输给了日本队,仅获得第三名。输球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如何输的,问题出在哪里。

在总结会上,宫指导提到了训练周期不足、基本功参差不齐、执行力不同步以及新老交替的阵痛等问题。这些问题似乎成为了中国篮球输球后的“标准答案”。然而,郭主席的话让我们意识到,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队员的问题,教练也需要反思。

现代篮球已经发展到了讲究空间、速度和投射的阶段。日本女篮的传切配合、快速反击和精准的三分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然而,我们在战术上显得僵化,临场应变也慢了半拍。当面对日本队的紧逼和快速轮转换位时,我们的应对策略显得有些不足。这难道不是主教练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吗?

U19男篮的曲绍斌指导和U19女篮的王桂芝指导在总结时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,但相对而言,王桂芝指导更深入地提到了“后备力量”的问题,这说明她不仅关注比赛的输赢,更在思考篮球发展的长远之计。

近年来,CBA联赛越来越火,球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。然而,我们的联赛到底培养出了什么?是能打硬仗的尖兵,还是一群在舒适区里打“养生球”的宝贝疙瘩?很多CBA教练在国际赛场上表现不佳,原因就在于他们习惯了依赖外援,而当没有这个“大腿”可抱时,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。

郭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宫鲁鸣等教练的提醒,更是对整个CBA教练体系的警醒。他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战术体系是否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,训练方法是否还停留在过去。中国篮球要想真正进步,不能仅仅依靠开几次会、喊几句口号,而需要那些真正愿意沉下心来学习、研究、拥抱变化的篮球人。

这次总结会或许只是一个开始,一个让教练们真正开始自我反思、自我改进的开始。我们希望这能成为一个契机,让中国篮球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,并勇敢地面对和改变。只有这样,中国篮球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。

标签: 篮球 女篮 宫鲁鸣 篮协主席